9月18日上午,年仅27岁的三四四旅代旅长杨得志正在浚县城关王庄村一家临时当作办公地址的院内研究滑县一带的作战形势地图。这时,在上官村一带活动的青年纵队转送来两封密函。一封是滑县城、道口镇地方人士公推代表杨乾生呈送的请求八路军到滑县剿灭伪匪扈全禄的呈文,文中历数扈全禄十大罪状,称扈全禄卖国求荣,作恶多端,敲榨民财,霸占民女,滋扰百姓,为害地方,无故杀戳,为人神所共愤,乞请八路军火速进军,消灭敌伪,救人民于水火。另一封是国民党滑县县长陈曙辉写来的公函,称日伪侵滑两月,涂炭生灵无数,无奈地方武装势单力薄,空有爱国之志,实无回天之力,愿助友军一臂之力,驱日寇,除匪患,还地方以安宁,还百姓以幸福云。陈曙辉是自荐当上国民党滑县县长的一个爱国进步青年,他积极组织抗日武装,多次参与和组织打击日军的行动,在滑县一带很有威望。
杨得志看完两封信函,一股怒火涌上心头。心想,扈全禄这个狗东西,为非作歹,为虎作伥,我必除之而后快。遂叫通讯员:“去把王新亭政委请来,说有要事相商。”王新亭进来,看杨得志横眉立目,似有一股杀气,便问:“老杨,是谁惹你生这么大的气了?”杨得志一指信函,说:“你看看,扈全禄这家伙真是恶贯满盈啊!”
王新亭看完信,乐呵呵地说:“这家伙是自作自受,他也活不了几天了,我看陈曙辉倒是个热血青年,应马上派人与他取得联络。”
杨得志坚定地说:“抗日的,我们欢迎,帮助日本打中国人的,我们就坚决消灭之。”
杨得志、王新亭指示青年纵队马上与陈曙辉取得联系,共商歼灭日伪大计。
且说扈全禄也不是吃干饭的,八路军到豫北活动的情况早在他的掌握之中,他预感到形势的不妙,为了免遭被八路军歼灭的悲惨下场,于是想出了一条足踏“三只船”的主意:国民党六十八军驻浚期间,曾委任扈为“抗日义勇军第一路司令”,他投日后挂了皇协军的牌子,但仍继续与国民党联系,现在他想与八路军取得联系,上个“三保险”。
扈全禄手下也有几个他千方百计拉拢过来的知识分子,其中有一个在日本留过学的青年知识分子叫郭栋材(浚县人,后投奔八路军,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院长)也被他“请”到身边,装点门面。扈全禄把郭栋材叫来假惺惺地对他说:“八路军来了,应该与八路军接头。我虽然打着皇协军的旗帜,我还是抗日的。你是共产党员,你去与八路军接接头。”郭栋材说:“我不是共产党员。”扈说:“反正你与姚步霄关系好,姚步霄是共产党员,你也是。”郭栋材是个进步青年,正想趁此机会与八路军见见面,就答应了。于是,扈全禄派牛广生、郭栋材等三人为代表到上官村找八路军青年纵队谈判“合作”事宜。
牛广生、郭栋材等三人到了上官村东十余里的一个村子里,找到八路军青年纵队,青年纵队副司令员徐深吉(开国中将)、司令员段海洲(后因故脱离八路军回家,不久又参加国民党正规军,解放战争中起义)接待了他们。徐琛吉对他们说:“八路军来这里是消灭日伪的,扈全禄还打着皇协军的旗号,怎么能够合作?你们是青年知识分子,应该抗日救国,你们回去劝说扈赶紧起义,摘掉皇协军的牌子。”牛广生答应回去劝说扈全禄起义。
事关重大,送走扈全禄的代表,徐琛吉立即赴浚县向兵团司令部作了汇报。司令部里立时议论开了。
杨得志说道:“扈全禄靠打家劫舍起家,鬼子来了他投日,现在看我们来打他了他又要抗日,我看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王新亭说:“只要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我们总是欢迎的。应该给他一个转弯的机会。”
杨得志考虑了一下,说:“这样吧,明天19号,深吉同志约他下午到滑县城东留固集谈一谈,提两个条件:第一,要拿出抗日的实际行动来,里应外合,配合我军解放滑县城、道口镇;第二,摘掉皇协军的牌子,改邪归正,接受我军改编。”
王新亭说:“好,他不接受条件,我们就消灭他,不留后患。”
谈判如期进行。扈全禄派牛广生为代表到留固集与八路军谈判。牛广生告诉八路军的代表:“前天我们回去后,把徐司令的意思对扈司令说了,他答应起义投奔八路军,并且还说要捉几个日本人送给八路军作见面礼。这次回去一定把杨司令提的条件向扈司令作详细汇报,一定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谈判结束后,牛广生回去向扈全禄作了汇报。扈全禄怪八路军催逼得太急,心中有些不快。扈全禄想投八路军的风声传到了日本人的耳朵里,日本兵人少,且扈又无固定住址,无法将扈怎么样,为防不测,驻道口的100多名日本兵悄悄地乘火车向新乡逃走。日军逃走后,扈全禄又犹豫起来,他害怕被八路军消灭,又害怕被八路军改编,从此失去自由。权衡利弊后,他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一面假惺惺地派人与八路军联络,让八路军准备在城东接应他,以拖延时间,一面收拾东西,积极准备逃走。
杨得志一连等了几天,也不见扈全禄的动静,遂对王新亭说:“为防扈全禄使诈,我们要作两手准备:部队应立即包围滑县城和道口镇,扈若起义,就地收编;若不配合,就地歼灭之。”
王新亭点点头,说:“我同意你的意见。就请你调兵遣将吧。”
杨得志令人与友军滑县政府武装陈曙辉部取得联系,令其配合六八八团进攻滑县城,令青年纵队进攻道口镇。令六八九团负责接应。
9月25日傍晚,部队开到道口镇、滑县城、小河集等地,将扈部包围。六八八团团长韦杰(开国中将)写了劝降书,劝扈投降。扈全禄采取软抵硬抗等手段,一面派出代表谈判投诚事宜,一面组织部队趁夜色逃窜。八路军组织兵力堵截,将扈部后续部队截住,缴获一部分枪支弹药,并一举攻占滑县城、道口镇。
扈全禄跑到小河集,得知他的后续部队被缴了枪,十分恼火,声言永远不投共产党。杨得志看出扈全禄毫无诚意,决定将扈部消灭,以免其继续为非作歹。26日,扈全禄拉着部队继续往西跑,杨得志指挥部队围追堵截,于浚县庞村、矩桥和淇县邢盆口歼灭伪军扈全禄部,俘其旅长两名,匪兵1400余人,扈全禄仅带少数人逃窜。
漳南兵团十余天的军事行动,肃清了滑、浚、淇百余里范围内的日伪军,同时分别公审处决了道口日伪维持会长仇聘卿(仇老聘)和浚县汉奸郭栋臣,滑县城、道口镇各界群众一片欢腾,“群众送酒、送肉、送水、送粮慰劳部队,成为一个浪潮”,许多包括不少上层进步人士在内的人,纷纷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杨得志还考虑到日军曾利用道清铁路作为向豫北进行侵略的工具,给豫北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就命令六八八、六八九团发动沿路群众,经过5个昼夜的连续奋战,拆除了从道口至李源屯大约30公里的铁路,迫使日伪军一年之内不敢再染指滑县。
来源:滑县老区革命故事集
招聘编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