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负离子的含量,对人体生命活动适宜的是每立方厘米为数千个到五百万个。人们对海滨、瀑布、森林和雷电后的空气感到特别清新,就是因为这些环境中具有相当充足的负离子。负离子寿命很短,空气污染严重时,灰尘、烟雾会很快将负离子中和掉。在人口密度区,负离子的寿命仅有几秒钟,所以空气也就不新鲜。相反在海滨、瀑布附件,负离子的寿命可达20分钟。据测定,城市公众场所,喧闹街道和闹市区,每立方厘米只含有数百个负离子;工业、矿区就更少了,只含有数十个。所以人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工作,就容易出现困倦、记忆力差、精力不集中及全身疲劳等症状;在海边、湖畔、郊区农庄或山泉、瀑布、树木丛林的山区,这些地方的负离子有数万乃至百万多个,使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舒适惬意。因此,空气中负离子含量的变化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的影响。
各种环境中负离子含量及健康的关系
环境
负离子浓度/(个/cm³)
作用
森林、瀑布区
100000~500000
具有自然痊愈力
高山、海边
50000~100000
杀菌、减少疾病传染
郊外、田野
5000~50000
增强人体免疫力及抗菌力
都市公园
1000~2000
维持健康基本需求
街道绿化区
100~200
诱发生理障碍边缘
都市住宅封闭区
40~50
诱发头疼、失眠、神经衰弱、倦怠、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
室内冷暖空调间
0~20
引发“空调病”症状
以上负离子百科内容摘自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2006年3月第1版,由林金明、宋冠群、赵利霞等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