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的吉林大学研究论文:古DNA证据揭示3000年前Y染色体单倍群Q1a1进入汉族
倗国横北遗址位于山西南部,是西周早期位于中原核心的一个诸侯国。在下图中标注为中原区域的椭圆形区域内:
27个样本被识别,下表列出27个样本其来源墓穴、社会地位、葬姿以及所属单倍群数据:
论文中对三种社会地位取样定义如下:
贵族:(1)有许多陪葬品,有青铜器、陶器等;(2)有殉人。
平民:陪葬品只有几个简单的陶器,没有殉人。
奴隶:贵族墓中陪伴主人的殉人。
从以上表中数据和图中可以看到:
Q1a1有贵族和平民,没有殉葬身份的奴隶
奴隶全部来自于O系 ,其中4个O3a(含O3a3),1个O*,2个O2a
N系有一个,被划为贵族墓,没有汉族中常见的其他Y支系:C、D、R,也没有O1。而今天汉族中的人数不少的C、N、R等应主要来源于历史时期北方民族南下结果。而O1显然是汉族东进南下融合南方土著结果。
从该论文看到识别贵族墓有6个,其中3个Q1a1、1个N、2个O3a,但是没有交代倗伯的类型。但是从网上消息却得知:
实际6个贵族墓,4个为Y-Q1a1,另两个为女性贵族墓葬。贵族墓没有O和N。
倗伯明确为Q1a1-M120。
再仔细看论文中给出表中数据,如果墓位编号没有改变(也不应该有重新编号的理由!),那么产生疑问:
M1大墓为倗伯夫人,其他为殉人,表中列出的所谓M1墓中的O3a很有可能是殉葬奴隶,而不是“贵族”。
M2大墓为倗伯墓,可是没有给出贵族墓主类型,却给出了一个平民类型O3a。那么倗伯类型是否被故意略去了,而这个O3a实际仍然是殉葬的奴隶身份。如果这些信息属实,可以看出论文作者仍然在刻意拔高O3的“地位”,把M1和M2大墓中殉葬的奴隶O3a拔高成贵族和平民。 同时也降低了奴隶中O3a比率,降低了贵族与奴隶Y对比敏感性。这些O3a奴隶很有可能来源于与周人长期作战的鬼方-戎狄系俘虏。
M3墓为N,被标记为贵族。考古报告说“这组墓葬之南不远处为M3,是一座大型长方形土圹竖穴墓,屡遭盗掘。”竖穴墓是没有墓道的,而M1和M2大墓都是有墓道的,显然M3无法与M1、M2相提并论。根据考古报告说:M1和M2墓葬出土器物与西周中期的晋侯墓地M91、M92一组,组合与形制接近。竖穴墓葬中的N,可能来源于乌拉尔地区,那里盛行竖穴,类似于汉朝时的匈奴人金日蝉一类,金日蝉死后陪葬汉武帝茂陵,位于霍去病墓旁边,但从墓葬形式看也可以认为是“贵族”墓。
网上流传倗国为“戎狄国”,主要”依据“:
"葬姿戎狄论":
倗伯为俯身葬,谣言是“戎狄习俗”。从上面图表数据看仰身或俯身葬姿都有,而且与Y单倍群类型和身份无关!这就根本上否定“俯身戎狄论”谬论。陕西少陵原周人墓葬同样有一些俯身葬。
"周墓南北方向论”:从考古上来看西周陕西少陵原、大河口霸国墓地以及赵王墓地等西周墓地都有东西向墓。而根据大河口出土铭文,霸伯曾经大捷于戎,由此证明霸伯不是戎狄。到是被称为戎狄别种的中山国王墓地为南北向。而且根据中国传统风水学,墓向并不是固定的,而是要根据周围环境风水甚至墓主生成八字结合进行择向的。因此方向论更是错误。
“同姓不婚论”:有些人不加证明就认定毕姬为姬姓,所以倗伯就不可能为姬姓,但是毕姬为什么不可能是毕姓呢?
毕姓有两个来源,一个姬姓毕,一个任姓毕。同样的例子还有骊姬和杨姬等,晋侯墓地出土杨姞壶,杨为姬姓国与晋同姓,表面上不符合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同姓不婚之制”,但是杨国同时还存在姞姓,于是杨晋联姻便涣然冰释。
实际上从下面一张图就可以看出谁是华夏、谁是戎狄:
参考:历史新解:倗国发现与族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e1c6f0101dj1g.html
由于倗国几乎不见于历史记载,关于倗国的信息几乎全部来自于考古信息,以下主要是根据考古信息收集到的关于倗国的更多信息:
倗国的名称在古书上见于《穆天子传》,山西横水两座大墓(M2,M1)为穆王前后的倗伯和其夫人毕姬。
M1和M2两座大墓的形制在晋南地区商周大墓中并不少见。与之相似还有西周晋侯墓地。
M1墓葬出土有荒帷,根据史料记载,在西周时期能以荒帷殓葬的人,其等级地位应该是比较高的。
20世纪90年代,上海博物馆从香港购置回一件西周铜鼎,有如下铭文:“晋侯令□追于倗,休又(有)禽(擒)”。意思是说,晋国的军队在追杀敌人时,到了倗国边境时也要停止追击。说明倗国地位不可视。
倗伯家族墓葬享用五鼎,与伯贵族爵位的地位相当。
在毕姬墓中,还出土了周王室当朝宰相送给她的青铜鼎。
倗国与毕国互相联姻。
倗国与霸国关系密切,山西翼城大河口霸国的墓葬中,发现了倗国国君送给霸国国君的礼器。根据大河口出土铭文,霸伯大捷于戎。倗国和霸国直接受周王管辖。为独立诸侯国家。
横水墓地M2158:81有芮伯作王姊盉,M2158:148为芮伯作倗姬簋。芮伯为下嫁倗伯的“王姊”作媵器。即芮国曾嫁女于倗国。
M2倗伯墓中出土了一件铜卣,卣盖内有铭文66字。卣铭末尾句王于东征付肃于成周。说明倗国有护卫周王之责。从形制特征看铜卣早于M2倗伯墓,属穆王时期,属先辈器物葬在此墓。
从以上信息看,无论是墓主”葬姿“还是”方向“,还是其他,都根本不可能排除倗国是姬周系的可能。从倗国墓葬丰富青铜和玉器陪葬品,看以看出倗国文化的发达,其青铜和玉器样式与其他诸侯国墓葬出土陪葬品都属于同类型。“戎狄蛮夷”是华夏族对周边文明程度不高的族群称呼,文化先进的又处于中原核心地带的倗国怎能是戎狄?倗国墓地的发现被称为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之后最重要的中国考古发现(倗国:与兵马俑齐名的惊世发现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210/14/9165926_447685536.shtml
)。倗国又与姬周王室和各诸侯国紧密往来,地理位置位于中原核心区域拱卫宗周,倗国当然就更可能是周王室嫡系,而倗国贵族是Q-M120为核心,那就实际上就已经能证明姬周为Y-Q系。这个概率超过90%!
当然还期待更多的姬周诸侯国王墓古DNA能够得到正确地公开!
我在2011年即推测姬周系为Q-M120,倗国的古DNA证据实际上已经证实这个判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e1c6f0100veos.html
到此我可以明确地答复上篇老外博客文章中提到的一个问题:是谁3000年前把Q1a1带进汉族中?那就是来自于古埃及的姬周家族。这与历史记载汉人是由西边兴起的华夏族进入中原后与土著融合结果完全一致!